繼iPhone后,MR頭顯可能是蘋果創新“續命”的重任。
作為蘋果“七年磨一劍”的跨時代產品,MR頭顯采用一系列攝像頭支持AR、VR體驗,被認為是蘋果入局元宇宙市場的大招。
外媒彭博社行業記者Mark Gurman曾說:“2023年將是屬于蘋果MR(混合現實)頭顯的一年”。但因開發進度落后,該產品將比預期來得更晚一些。郭明錤近期也提到,蘋果MR頭戴設備可能延后到2023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。
雖然出貨時間一拖再拖,但圍繞蘋果MR頭顯的爆料層出不窮。根據泄漏出來的多個消息,其可能被命名為Reality Pro,其擁有“殺手級應用”,可全天佩戴,同時硬件、交互大創新,或成為蘋果未來又一個爆款單品。
關于蘋果MR頭顯,從外形到處理器、顯示、攝像頭、軟件及內容等各個方面的“畫像”已經呼之欲出。
整體由鋁和玻璃組成,同時還使用碳纖維來減小尺寸和重量,使其比Meta Quest Pro更輕更薄。蘋果還會在這款頭顯上盡可能使用輕型材料,適合用戶長時間佩戴。
硬件方面,郭明錤此前稱,蘋果首款頭顯設備包括兩個4K微型OLED顯示屏、15個光學模塊、兩個主處理器、Wi-Fi 6E連接。該頭顯還配有十幾個攝像頭,可以分析佩戴者的身體、眼球運動和外部環境。為了美觀,攝像頭被盡可能隱藏起來。
根據爆料,蘋果MR頭顯主要有兩枚芯片,一個代號為Bora的圖像信號處理器;一個代號為Staten的SoC芯片,包含CPU、GPU和存儲器。其中Bora用于處理頭顯外部攝像頭捕捉到的圖像,還原用戶周圍的環境。
但兩個芯片協同作戰下,功耗就成了問題。早前,Mark Gurman曾透露,這兩枚處理器將基于M2芯片打造,該芯片雖在筆記本電腦上的能效表現優異,但遠不是頭戴式設備能承受的,不知道蘋果會如何解決。
另外多芯片和傳感器的組合,很難讓電池組在滿足續航的同時縮小體積,最終蘋果決定將電池放在腰部,通過類似MagSafe的磁性電源連接到頭顯設備。
與Meta的最新設備一樣,蘋果的設備將同時支持VR(虛擬現實)和AR(增強現實),這一點郭明錤也有提到過。
至于具體操作,頭顯上將會有一個類似數碼表冠的小轉盤,輕輕轉動后,就能使用戶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之間轉換。在VR中,佩戴者完全沉浸在其中。啟用AR后,一些虛擬內容會消退,并被用戶的真實環境所包圍。
至今還沒有哪款頭顯產品能做到,這無疑是蘋果MR頭顯的賣點之一。但在競爭激烈的AR/VR賽道,僅有此創新是不夠的。對于頭顯產品而言,大眾期待的是更多革命性的交互方式。
當下,市場上的其他頭顯已經提供了眼睛和手部追蹤技術兩種組合,像Quest 2就允許用戶通過手部追蹤來控制用戶界面,但不包括眼動跟蹤技術。而蘋果MR頭顯將同時使用眼動追蹤和手部追蹤技術來驅動一個系統。
該系統允許佩戴者通過查看屏幕上的項目來控制設備,無論是按鈕、應用程序圖標還是列表條目。通過實現瞄準項目后,用戶就可以將拇指和食指捏合以激活任務,而無需握住任何東西。
事實上,早在2019年蘋果提交的一份專利中就提到,蘋果MR頭顯將采用特定傳感器,用于捕捉用戶面部表情、眼球活動和手勢。
時至今日,蘋果已有至少3項專利涉及到眼動追蹤技術,比如說通過3顆眼動攝像頭完成眼動分析、如何處理眼動追蹤中的數據過濾等。在交互領域,蘋果可謂相當死磕和創新了。
這種創造力也符合蘋果一貫作風,iPhone和iPad時代誕生了多點觸控;Apple Watch上是數字皇冠。而在MR頭顯產品上看到了眼動/手部同時交互。不得不說,蘋果還是挺有創新力和遠見。
除了交互的多樣性,蘋果還有意打造突破性功能,來挑戰行業前輩。
正是這個基于FaceTime的高級視頻會議功能,蘋果將其視為頭顯的潛在殺手級應用。該應用使數字化身能夠準確模仿用戶的面部和身體動作,幾乎是全身渲染,有效解決Meta Quest Pro之前無法準確捕捉用戶腿部運動的問題。
鑒于全身渲染需要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,因此該功能僅在一對一視頻聊天中支持。如果要是多人進行FaceTime通話,其他用戶仍以圖標或者Memoji(Apple的自定義表情符號)的形象出現。
可以看出,目前蘋果MR頭顯在顯示、交互上創造了新的玩法。同時,蘋果還瞄準了健康、游戲、教育領域,并于去年開始公開招聘相關應用開發人才,以求在MR內容上制勝。不出意外,以后可通過MR頭顯沉浸式MR閱讀。
蘋果還期待該頭顯能全天佩戴,用戶不需要攜帶 iPhone?,一切都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完成。
爆料人表示,蘋果這款頭顯設備將命名為“Reality Pro”,運行“RealityOS”或“xrOS”系統,其中,xrOS是蘋果專門為AR/VR頭顯設備打造的系統。
多樣化的交互用途、硬件的強大配置以及豐富的內容,讓蘋果MR頭顯比市面上的任何一款產品都更加先進神奇。不難看出,蘋果想這些硬件可以長期黏在用戶身上,甚至取代他們手里的 iPhone。
在做頭顯類產品這件事上,蘋果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,但認真籌劃了數年,并且寄予厚望,希望其成為10年后可取代iPhone的產品。
外媒彭博社行業記者Mark Gurman稱,蘋果打算在春季,也就是6月WWDC之前發布MR頭顯,預計2023年秋季晚些時候銷售,與郭明錤預測相符。他稱這款頭顯的原型機已分發給少數開發人員進行測試。
由此可見,2023年蘋果的重點應該是首款頭顯設備,像是iPad、AirPods、Apple TV和Apple Watch產品線應該不會進行重大更新,可能多款產品將會繼續擠牙膏。
此前Mark Gurman在彭博社發表最新文章,指出在蘋果內部,一些負責推進“RealityPro”混合現實頭顯的高層管理人員堅信:AR/VR頭顯將會取代iPhone,成為蘋果公司營收的新支柱業務。
鑒于庫克沉穩持重的個性,即使推出蘋果AR/MR頭顯,也不會是面向消費者版本,大概率是面向開發者和專業人士的產品,且保持一貫高端路線。從目前曝光信息來看,一臺頭顯定價約3000美元(折合超2萬人民幣),幾乎是元宇宙巨頭Meta旗艦VR頭顯Quest Pro價格的兩倍。
在很多人看來,iPhone“創新”給人帶來的沖擊力已遠不如前,蘋果究竟還能用什么爆款產品頂上?早在2017年發布AR開發工具ARkit開始,庫克就作出了回答,他表示:AR/MR未來將和智能手機一樣,成為革命性的產品。那么,就靜待蘋果MR頭顯上市,掀起“腥風血雨”吧。